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2011]38号)和《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商服贸发[2011]340号),推动国际货运代理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国际货代物流业是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环节多,产业链条长,行业规模大。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货代业在服务对外经济贸易、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发展现代物流业等方面发挥了非消极作用。“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形势下,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精准把握国际货代物流业的内在规律和发展的新趋势,充分的发挥国际货代物流业的应有作用,把其作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一项长期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货代物流业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底,在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的国际货代企业已达2.7万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行业营业范围日益拓展,新型业态不断涌现,从最初的收发货人代理到运输合同的当事人再发展到目前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从改革开放前仅是外贸运输的一项专营性业务发展成为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承载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综合服务业,涌现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货代物流公司。但整体看来,我国国际货代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规模较小、服务功能分散、经营模式相对落后、专业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与全球货物贸易运量第一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影响行业发展的机制体制方面的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
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货代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行业意识,通过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构建政策支撑体系,带领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不断的提高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管理改革和制度创新。破解行业发展难题,逐渐完备管理体制和行业机制;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注重以企业为主体,发挥市场在行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分类指导,实行有序竞争,明确各自发展趋势,实现中小货代企业服务专业化、大中型货代企业货代物流化,实际做到“大”有实力,“小”有活力。
“十二五”期间,国际货代物流业要在转变方式、提高质量的同时,实现规模以上企业营业额年均增长12%左右。通过并购重组、扶优选强,打造若干个主营业务突出、经营模式先进、海外网络健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国际物流公司。培育一批功能完善、设施完备、资源整合能力强的大中型物流商。推动形成一支品牌效应突出、业务优势显著的中小型专业货代商队伍。基本形成结构符合常理、业态多样、服务优质、竞争有序的国际货代物流市场。
(一)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完善行业准入、备案委托、企业运行与退出机制、后续管理、提单责任保险等方面的规定。将企业备案工作委托给货代行业组织办理,充分的发挥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以下简称货代协会)及地方货代行业组织的作用。
(二)引导行业“转方式,促转型”。对传统的中小货代企业,引导其从过多依靠代理人向独立运输服务商转变,细分市场和产品,走专业化经营之路,向专业、精细、特色、创新方向发展;对大中型货代物流公司,鼓励其加大资产设施投入,拓宽营业范围,完善优化网络布局,拓展国内外业务,强化人才教育培训,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并购重组,做大规模,做强主业,加快向现代物流公司转型。
(三)优化市场环境,关注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落实国务院有关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等各项政策,协商有关部门研究解决服务雷同、税负重、竞争力弱等问题的办法。依托保税区、物流园区、商贸功能区等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做好专业服务、培训人才、减负增效工作,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
(四)鼓励企业“走出去”。研究制定完整系统的促进货代物流公司“走出去”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扩大海外经营,加快网络建设,鼓励投资并购海外物流设施,引导相关企业整合资源,打造旗舰,跻身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五)创新经营模式,开拓新兴市场。鼓励公司参与服务外包、工程物流、保税物流、国际采购等国际物流服务及多式联运、物流金融等高端服务,提高行业利润率和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科学技术创新、开发新业态,支持企业引入经国际认证且成熟的运输服务方式,扶持企业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开发潜力较大的非洲、中东、中亚、拉美、东盟、南太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市场。
(六)全方面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加强规划和引导,推动实体运营网络与无形信息网络的有机融合。鼓励行业信息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创新,加快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及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端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鼓励企业与供应商、信息服务商加强合作,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七)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建立完整行业规范,制定行业标准,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加大宣传贯彻力度。研究在完善企业业务备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行业统计制度,建立国内外行业信息采集发布、运行平台。鼓励行业组织进行资信评级,建立诚信档案,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八)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快速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各地货代行业组织,充分的发挥行业组织的服务、协调、自律作用,以加快能力建设为核心,从拓宽服务范围、改进工作方式、提升人员素质、加大工作考核等方面,切实做好促进货代行业组织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
(一)明确部门职能。商务主管部门是国际货代物流业的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国际货代物流业的组织领导,充实工作力量,创新工作思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着力完善行业法规、规划及政策,加强宏观指导,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行业市场。
(二)实施人才战略。鼓励通过在职学习、脱产深造、外部竞聘等多种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鼓励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参与中高级职业院校国际货代物流学科研发;探索建立国际货代师职业认证资格制度,努力造就一批业务精、素质高、懂理论的国际货代行业人才队伍。
(三)健全工作机制。在继续强化行业内定期协商机制的同时,加强与海关、质检、外汇管理、交通运输(含民航、邮政)、铁路、工商、税务、财政、工信、保监、银监等部门的沟通,探索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四)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商务主管部门指导货代行业组织,探索建立国际货代物流行业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就政策制订、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市场运行监测、重点项目实施等问题,加强沟通协调。
(五)加强理论研究。支持有关大专院校、专业研究咨询机构开展对国际货代物流理论和实务的创新研究,探讨开展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思路和做法。
(六)增进国际交流。加强与全球货代物流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知名跨国物流商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鼓励行业组织和企业增进与其他相关国际组织、国家(地区)的业务交流和理论探讨。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国际货代行业组织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的详细情况,按照指导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相关原则,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划及政策措施,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促进我国国际货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
网站管理: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技术上的支持: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技术支持电话
...